昨天中午雨停了,但是田间还有积水。
2022年中美贸易额达到近7600亿美元,远高于2017年的5837亿美元。人们看得十分清楚,七国集团是在用去风险替代越来越不受欢迎且不现实的脱钩论。
多年来,美国肆意发动战争、构筑美元霸权、制造阵营对抗才是世界真正的风险。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日前举行的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在联合声明涉华部分称我们认识到保持经济韧性需要去风险和多元化,再次暴露其遏制打压中国的企图。如果个别国家以去风险之名行去中国化之实,那就是在去机遇、去合作、去稳定、去发展一段时间以来,西方一些政客开始鼓噪所谓对华去风险。
美国无法实现对华脱钩的企图,却鼓动和授意个别国家打出去风险的幌子,是其拉拢盟友继续对中国施压的新诡计,将给其盟友制造新风险。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也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一名居住在西班牙马德里的大学生对记者说。
当前欧洲国家的金融和银行业处于较为脆弱的高风险时期,政府和企业担心此次动荡可能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乌克兰危机爆发,对俄能源制裁与‘北溪管道被炸,这一切都在按照美国的剧本展开。能源价格飙升、物价大幅上涨,是过去这个冬天欧洲国家很多民众最大的感受。事实上,该法案出台后,欧洲国家绿色产业外迁压力骤升,不少企业开始重新考虑投资计划和布局。
美国借机收割欧洲盟友利益,以廉价能源和低税率吸引欧洲能源密集型产业向美转移。长期以来,美欧产业发展趋同、优势塑造相近。
这引发欧洲银行股连锁反应,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法国兴业银行等股价纷纷暴跌,欧洲金融市场恐慌情绪不断蔓延。瑞典斯德哥尔摩慈善组织负责人费尔道斯表示,由于过去一年通胀加剧,食物、能源和住房等生活成本上升,每天在中央车站排队领取食物救济的人数创下十余年来的最高纪录。欧洲作为相对的后发者,在其产业优势出现赶超美国的势头时,曾多次遭到来自美方的针对性打压、遏制。接受记者采访的欧洲专家、学者表示,乌克兰危机给欧洲经济带来明显负面效应,而美国还趁火打劫,出台《通胀削减法案》,持续激进加息,将本国的经济金融风险转嫁给世界,给欧洲金融市场乃至经济发展造成更大压力。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1日 17 版)。世界经济论坛在近日发布的《首席经济学家展望》报告中表示,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受地缘政治局势紧张、美欧可能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等因素影响,今年欧洲经济增长将疲软或非常疲软。去年3月以来,美联储已连续10次加息,累计加息幅度达500个基点。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等一系列举动,向全球发出明确信号:美国将利用目前的地缘政治局势,吸引欧洲的资本、技术向美国转移。
美国银行业动荡引发的外溢效应也持续冲击欧洲银行业。此前,马克龙多次对《通胀削减法案》提出批评。
金融风险给经济增长前景蒙上阴影乌克兰危机冲击欧洲金融安全,而美国不断加息输出金融风险,让欧洲金融形势更加复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部主任艾尔弗雷德·卡默指出,欧洲金融稳定风险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可能导致危机并拖累经济增长。
欧盟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环比增长0.1%。3月14日,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发布报告称,该行对财务报告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其股价随即跌至历史新低,最终被瑞银集团收购。乌克兰危机带来的能源格局变化、地缘政治变化给欧洲经济带来严峻挑战。德国总理朔尔茨批评美方政策为贸易保护主义,强调保护主义阻碍竞争和创新,不利于减缓气候变化。受美国加息影响,欧洲央行自去年7月开启加息进程,截至目前也已连续加息7次,共计加息375个基点。法国经济和财政部部长布鲁诺·勒梅尔表示,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可能危及欧洲和美国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环境。
比利时根特大学欧洲问题专家斯万·毕斯科普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表明,欧洲与美国的利益并不一致。3月10日,美国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遭监管部门接管并关闭。
2022年8月,美国推出《通胀削减法案》,以高额补贴等激励措施推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技术加大在美国本土的生产和应用。瑞典绿色电池制造商北方伏特公司近日宣布,考虑推迟在德国北部建造电池生产厂的计划。
有针对性打压、遏制欧洲绿色产业优势近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巴黎会见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时,就法国和欧洲如何应对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进行了讨论。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伍慧萍表示,乌克兰危机和相关制裁引发的高通胀,提高了欧洲产业成本,导致其经济竞争力下降,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则进一步降低了外国投资者对欧投资意愿。
世界贸易网点联盟柏林地区理事福尔克尔·恰普克对记者表示:美国对欧洲政策的核心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将德国乃至欧洲的经济发展与俄罗斯能源、市场割裂开来。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欧洲遭遇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的能源危机,多个国家通胀率屡创新高,甚至一度达到两位数,很多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德国《图片报》报道,1/4的受访德国中小企业考虑将生产线迁往国外,能源密集型行业尤其明显过去10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国家总和。
这种所谓去风险的说法,本质上是要继续构筑小院高墙,鼓动脱钩断链。美国无法实现对华脱钩的企图,却鼓动和授意个别国家打出去风险的幌子,是其拉拢盟友继续对中国施压的新诡计,将给其盟友制造新风险。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美国是经济胁迫的始作俑者,是破坏自由贸易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罪魁祸首。
七国集团所谓的去风险,只会给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带来风险,给世界经济复苏制造障碍。中国经济运行保持恢复向好态势,将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中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美国寅吃卯粮的财政政策和激进多变的货币政策严重破坏全球金融稳定……事实无可辩驳地证明,美国才是世界最大的风险源头。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以掏空欧洲的方式保护甚至壮大美国制造业。七国集团应顺应开放包容的时代大势,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做对世界经济复苏与和平发展有益的事,这样才能切实防范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带来的巨大风险,才能赢得国际社会的基本尊重。
《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01日 03 版)。人们看得十分清楚,七国集团是在用去风险替代越来越不受欢迎且不现实的脱钩论。
美国在建国240多年历史中只有10多年没有打仗。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也纷纷调高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表明对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
世界需要的是去意识形态化、去阵营化、去小圈子化,彻底去除遏制打压他国的风险。日前举行的七国集团广岛峰会在联合声明涉华部分称我们认识到保持经济韧性需要去风险和多元化,再次暴露其遏制打压中国的企图。